穿越古今 探訪林本源園邸 古宅風華
文、圖/陳佩吟
「林家花園」這個稱號在老板橋人的耳中,是日常也是習慣,它坐落在西門街上已逾一百六十多年,沿著人行道撫摸斑駁的磚牆,在有新北市信義區之稱的板橋區裡顯得格格不入,走進這座林家大宅,有如時光倒轉,彷彿也能親身經歷時代的更換,建築上的每一道刻痕,都是一句無聲的吶喊,證明這棟宅邸裡發生的每件事,都讓城市發展的脈絡更有意義。
臺灣清領時期的乾隆年間,林應寅自福建漳州龍溪來臺,至淡水廳新莊(今新北市新莊區)從事教職,設帳授徒。據專家考證,林應寅應是林家最早至臺灣的先祖。林應寅在臺灣期間,他的次子林平侯曾渡臺尋訪父親,並受雇於米商之家,林平侯極具經商天分,當時他的老闆同時也是詩人的米商鄭谷,慷慨地借予資金幫助他創業。當年臺北淡水河航運暢行,稻米運銷為貿易大宗,林平侯以運米為業,恰逢林爽文事件,米價高漲,林平侯因此獲得極為豐厚的利潤,就此奠定了林家大業的宏基。
林平侯致富後,曾捐官入仕,擔任過新竹縣丞、廣西柳州知府,而後決定辭官專心經營家業,且因當時新莊地區泉州人聲勢過盛,便舉家遷徙至桃園大溪。林平侯辭世前,叮囑子孫應當「飲水本思源」,並將家業分成「飲記」、「水記」、「本記」、「思記」、「源記」五記,分給五個兒子。其中分得「本記」與「源記」的同母兄弟林國華、林國芳,將其商記合併為「林本源」,並為躲避漳、泉械鬥,兄弟倆遷居板橋,落地生根。至今,林本源一族仍有不少後裔在板橋一帶居住。
保存古蹟 重現三落大厝
後歷經清日甲午戰爭,清國戰敗,將臺灣割讓給日本,板橋林家為了避難,林維源等人遷入中國大陸,從此未再返回臺灣,僅令子姪輩林彭壽、林祖壽回臺管理家產。而後日據初期,在日本管理下一切如舊,直至後期,園邸開始遭受破壞。民國後,國共內戰,相繼來到臺灣的人數驟增,不少人選擇林家做為暫棲之地,隨後也有臺籍人士入住。根據紀錄,當時住有一千多人,三百多戶,在居住者的違章建築行為與任意拆建之下,內部的毀壞更嚴重,因此激起了國內外人士呼籲保存的行動,經過社會及政府各部門的集體努力下,獲致今日保存的成果。
「林本源園邸」中分成「園」與「邸」兩大部分,其中的「邸」,指的是林家的祖厝─三落大厝。之所以稱為三落大厝,是因早期的「落」是用來計算房子平面布局的縱向單位。三落大厝,代表由屋子正面往裡面算共有三排房子,包括門廳、祖廳及後堂,左右夾以迴廊及護龍,此大厝構築方式特殊,面向北方,不設大門而設左右兩門,並有防禦性高的銃眼以供架槍而成今貌。三落大厝又叫做「光祿第」,是因當時的主人林維源協助建造臺北城、開墾荒地、興建鐵路,晉升官位為太僕寺卿和侍郎,林家的三落大厝因此被封為「光祿第」。建築本體不論泥塑木雕、剪黏石砌皆運用豐富技巧建成,建材有來自中國大陸,也有臺灣本地的珍貴高級木材,裝修十分富麗堂皇,完美詮釋了「大厝九包五,三落百二門」的閩南建築特色,也反映了富家大戶的盛況。目前三落大厝仍為私人產業,需由導覽人員帶領才能進入參觀,如欲前往請務必至服務臺領取免費定時導覽券。
人文藝術 傳承歷史溫度
而「林本源園邸」其中的「園」,指的是林家花園的庭園景觀,庭園占地約三八一五坪,工匠建材多來自中國大陸,包含汲古書屋、來青閣、香玉移、觀稼樓、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,皆是出於當時技藝高超的工匠之手。「汲古書屋」以明代汲古閣命名,是昔日林家子孫讀書的場所,三開間的建築簡潔大方,雨亭的造型更是精緻,現已打造為結合人文、品茶、文創元素的書屋,是各國遊客來訪時必逛的商店;「來青閣」又稱繡樓、梳粧樓,是貴賓下榻的場所,楠木和樺木的木造建築精雕細琢,閣前的劇堂是戲班子表演的場地,過去的臺灣巡撫劉銘傳,以及簽署馬關條約的李鴻章都曾入住過此地。
探訪花園間,路過與柳樹、小橋相間的「觀稼樓」,楊柳依水,在風的吹拂下擺動著,交織相映成一幅美麗的畫,彷彿置身於江南的宅院,也因此成為遊客最喜愛的拍照景點。「觀稼樓」是林家花園中第二大的建築,顧名思義為當年可遠眺田園農夫耕作之景的樓房,二樓建有露天平臺,登樓遠望可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,阡陌相連,美不勝收;而「定靜堂」則是林家花園占地最大的建築,四合院的格局前後進以亭相連,不設門窗的走廊面向天井,是當時宴會的場所,而除了為社交儀典提供場地之外,堂內並經常陳列骨董、古畫,現在更規畫為藝術展覽的場地,讓人文藝術的溫度能夠繼續傳承下去。
(點閱次數:678)